软件工具的最好学习方法就是通过Demo进行学习。因此本例通过编写一个对百度首页的并发测试小脚本,来介绍如何使用JMeter
目标
- 1. 通过HTTP请求访问http://www.baidu.com
- 2. 同时10个线程并发运行
- 3. 通过自定义变量的形式获取地址
- 4. 获得数据并用自动监控器展示
- 5. 对数据进行解释
制作脚本
1、创建线程组Thread Group
在测试计划中点击右键,弹出的菜单中依次进入 添加 -> Threads(Users) -> 线程组。如下图
这里主要填写线程数即可,其他按需修改或不修改都可以
线程数:同时并发的线程个数
Ramp-Up Period(in seconds):多长时间内把线程创建完。默认为0,即程序启动后立即创建完。若设置为T,则N个线程会每隔T/N时间创建一个,单位为秒。
循环次数:一个线程的循环次数,若勾选了永远,则会一直循环下去,直到手动点击停止按钮。
2、创建用户定义的变量
在“线程组”上点击右键,选择 添加 -> 配置元件 -> 用户定义的变量。
点击下方的”添加”按钮,添加一条新的变量,名称叫做:url,值是:http://www.baidu.com,如下图
3、创建一个HTTP Request
在“线程组”上点击右键,选择 添加 -> Sampler -> HTTP请求。
在HTTP请求,路径中填入”${url}”,表示从刚刚定义的变量中获取值。其他属性按照需要填写即可,不需要可以不用改动。
4、创建监听器
在“线程组”上点击右键,选择 添加 -> 监听器 -> 聚合报告。
运行脚本
都创建后,点击绿色箭头进行运行,第一次运行的时候需要进行保存。运行成功之后,在聚合报告中就会看到收集的数据。
通过创建不同的监听器,可以达到统计不同形式数据的要求。比如“图形结果”可以以图形的形式显示收集到的数据,明显的表示出趋势。通过“查看结果树”可以看到具体的请求流程,请求与响应的信息。
命令行下运行脚本
除了在可是窗口下可以运行脚本外,在不打开JMeter的情况下,通过命令行也是可以进行运行的。
Windows环境下,命令提示符中进入jmeter根目录,进入bin目录,输入”jmeter-n demo.jmx”即可。
Linux/Mac环境下,终端进入bin目录后,输入“sh jmeter -n -t demo.jmx -l demo.jtl”即可运行并生成结果文件jtl
其中demo.jmx为刚刚保存的脚本
对生成的JTL进行分析
jtl就是jmeter采集的原始数据,格式实际上是csv的,通过逗号来进行分割。用Excel或记事本就可以进行打开查看。
按顺序依次是:
timeStamp(请求发出的绝对时间),elapsed(响应时间),label(标签),responseCode(返回码),responseMessage(返回消息),threadName(请求所属的线程),dataType(数据类型),success(是否成功),failureMessage(失败信息),bytes(字节),Latency(响应时间)